混凝土噴射的種類有哪些? 混凝土噴射工藝根據材料混合方式、設備類型及施工特點,主要分為以下四類:
一、干噴法
特點:
1. 材料混合:將水泥、骨料、速凝劑按比例干拌后,通過壓縮空氣輸送至噴嘴處加水混合。
2. 優(yōu)點:設備簡單(如干噴機),輸送距離長(可達150-200米),適合輕型多孔集料。
3. 缺點:粉塵大(噴嘴處濃度高)、回彈率高(約40-50%),水膠比難以精確控制。
二、潮噴法
特點:
1. 材料混合:骨料預先加少量水拌成潮料(含水率5-8%),再與水泥混合噴射。
2. 優(yōu)點:粉塵較干噴減少(約60mg/m3),設備與干噴類似(干潮兩用噴機)。
3. 缺點:仍存在一定回彈率(約15-25%),水膠比控制仍不理想。
三、濕噴法
特點:
1. 材料混合:預先將水泥、骨料、水充分攪拌成濕料,通過濕噴機輸送,噴嘴處添加速凝劑。
2. 優(yōu)點:粉塵低、回彈率低(約15%以下),混凝土質量穩(wěn)定(水膠比可控)。
3. 缺點:設備復雜(需動力牽引),易堵管,成本較高。
四、混合噴射法(SEC法)
特點:
1. 材料混合:分次投料,先拌制水泥裹砂砂漿,再與骨料混合噴射,結合干噴與濕噴工藝。
2. 優(yōu)點:粉塵和回彈率進一步降低,混凝土均質性好。
3. 缺點:設備復雜(需砂漿泵+噴射機),操作繁瑣,多用于大斷面工程。
補充說明
① 主流應用:濕噴法因環(huán)保性和質量穩(wěn)定性成為主流(如隧道支護、邊坡加固)。
② 設備分類:噴射機按結構分為缸罐式、螺旋式、轉子式,其中轉子式濕噴機應用最廣。